何謂電磁波干擾(EMI)?
何謂電磁波干擾(EMI)?
處理電磁波之前,必須先了解其成因,才能達到有效抑制。所謂的電磁波干擾,就是電子裝置運作時產生我們不需要的電流或電壓,這些運作當中產生的能量大到影響電子產品的運作時,即為電磁波干擾。舉例而言: 常見的電磁波干擾,為設備或裝置內部產生的電磁波外洩於機殼,而干擾到周邊的電子產品正常運作。電磁效應受到有效控制,不影響到鄰近的電子設備時,意即此款電子產品已具備電磁相容性(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;EMC)的要求。
電磁波的產生源自於當電路電流傳送時,不同線路產生的相互垂直電場(E-field)、磁場(H-field)。 電磁波來源可能是自然或人為,自然產生之電磁波可能是太陽光或是閃電;人為可能是無線通訊基地台或是無線電。與產品設計時產生的非刻意自發電磁波,均為電磁波來源。
電磁波的干擾方式,一般途徑與傳導方式,可分為傳導性(radiated)與輻射性(radiated)兩大類:
* 傳導性
由電源線路傳送干擾信號,而連接同一個供電來源的電子裝置,均會受此干擾所影響
*輻射性EMI
透過開放空間進行傳遞,毋需透過介質傳遞,因此解決難度更高,多數是採取接地(Grounding)或遮蔽(Shielding)的方式進行設計改善
電磁波的相關規範
國際上已有制定電磁相容性測試規範標準,將電子產品區分為消費性與非消費性兩種,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,實測產品在運作中在特定距離所能容許的最大電磁強度; 對於非消費性電子產品,意即工業產品,須具備比消費性電子產品更大的電磁波耐受能力。
因此產品設計之初,若電子產品所產生的電磁波若處理不當,將可能影響硬體運作的穩定性與正常性,加上近年來許多醫學研究報告,不斷提出電磁波對人體造成影響的相關研究報告,讓許多人更加重視電磁波處理的問題,導致相關法規規範相繼出爐。因此產品的電磁波若無法符合國際安全規範要求,將無法上市與銷售,造成的損失肯定不容小覷。
依照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循環週期來看,電子類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,消費性電子產品約為2年,工業類電子產品平均約為5年,產品製造投入的研發時間大幅被壓縮,如何以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方式找出解決方案,已成為產品設計的關鍵。